氢气发生器作为实验室常用的气体生成设备,其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对于保障实验安全、提高实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氢气发生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帮助用户安全、有效地使用这一设备。 一、使用前的准备 1、设备检查:在使用氢气发生器前,首先要进行设备检查。检查氢气发生器的外观是否完好,电源连接是否正常,仪器表面有无运输造成的损伤,并核对装箱单上的品名数量是否齐全。同时,检查仪器上的各个部件,如插头、电源线、密封压帽等是否完好无损。 2、环境准备:选择一个具有良好通风性、远离热源、无震动、无阳光直射、无粉尘和腐蚀性气体的场所放置氢气发生器。环境温度应控制在0℃-40℃,环境相对湿度应不超过85%。这样的环境有利于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3、水箱准备:检查水箱中的水位是否充足。如果水位不足,需要补充蒸馏水或纯净水至液位刻度线。同时,确保仪器“O2”口畅通,并取下加液口的盖子以便注液。对于使用电解液的氢气发生器,应按照说明书要求配置并注入电解液,确保电解液液位在合理范围内。 二、开机与自检 1、连接电源:将仪器输出密封帽旋紧,接通电源线,打开电源。对于需要充电的氢气发生器,应确保电池充满电后再进行使用。 2、自检:开机后,观察仪器流量显示。一般情况下,仪器会进行自检,流量显示会达到预设值(如300ml/min或500ml/min),表示仪器正在自检。如果显示数字大于0且不稳定,请用皂液检查输出口,看螺帽是否旋紧,是否存在漏气现象。 三、使用过程 1、流量检查: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流量显示是否与用气设备用气量一致。如流量显示超出用气设备实际用量较大时,应停机检漏,检查连接点或用气设备是否有漏气现象并予以解决。 2、定期维护:定期检查过滤器中的硅胶是否变色,如变色请马上更换或再生。对于使用电解液的氢气发生器,应定期检查电解液液位,当电解液位接近下限时应及时补水,加入二次蒸馏水即可。加液或加水时液位不要超过上限,也不能低于下限。 3、注意事项 (1)仪器切勿在压力为“0”时空载运行,空载运行时会将电解池和开关电源部件烧坏,造成整个仪器损坏。 (2)用户不要自行将电解池拆卸打开,以免影响整机运行。 (3)如需搬运氢气发生器,请将储液桶的电解液用洗耳球吸干净,装好内盖后将外盖拧好,以免残留的电解液在运输时外溢,腐蚀仪器。 四、关机与结束 1、正常关机:使用完毕后,按照正常关机程序关闭氢气发生器,并断开电源。同时,关闭与氢气发生器相连的用气设备,确保设备完全停止运行。 2、安全检查:下班前要对实验室的水、电、门、窗、气进行检查,关闭电源、水管,经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五、安全操作规程 1、人员要求 (1)操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氢气安全知识和氢气发生器安全操作规程,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2)上岗操作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工作服和劳动防护用品。 2、运行监控 (1)使用时,应经常检查氢气发生器的运行状态,确保流量、压力等参数稳定。 (2)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3、应急处置 (1)一旦发现或怀疑氢气泄露,现场员工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打开门窗通风,关掉氢气发生器,并尽快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2)实验室发生燃烧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情况紧急时可拨打119报火警,并按照公司应急救援预案处理。 六、总结 氢气发生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对于保障实验安全、提高实验效率至关重要。用户在使用前应做好充分准备,确保设备与环境符合要求;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流量检查、定期维护等事项;关机后应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同时,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