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04
2025


溶解氧在水体自净过程中的作用及变化规律

时间:2025-01-09 14:30:34   访客:130

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简称DO)是指溶解于水中分子状态的氧,即水中的O2。它是表征水溶液中氧的浓度的参数,单位为mg/L,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溶解氧在水体自净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对其作用及变化规律的详细阐述:

溶解氧

作用

水体自净能力的表示:

溶解氧是水体自净能力的重要指标。高溶解氧有利于水体中各类污染物的降解,从而使水体较快得以净化。反之,溶解氧低则水体中污染物降解较缓慢。

溶解氧的一个来源是水中溶解氧未饱和时,大气中的氧气向水体渗入;另一个来源是水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而溶解氧除了被通常水中硫化物、亚硝酸根、亚铁离子等还原性物质所消耗外,也被水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以及水中有机物质被好氧微生物的氧化分解所消耗。因此,溶解氧的大小能够反映出水体受到的污染程度,特别是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支持水生生物生存:

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对于水产养殖业来说,水体溶解氧对水中生物如鱼类的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溶解氧低于4mg/L时,就会引起鱼类窒息死亡。

变化规律

季节性变化:

以太湖为例,在水体自净模拟实验中,溶解氧(DO)浓度的变化幅度在春、夏季较高,而在秋、冬季则相对较低。这种季节性变化与浮游植物浓度和活性、温度及光照等因素有关。

受污染程度影响:

水体受有机物及还原性物质污染时,溶解氧含量会降低。因为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溶解氧含量下降。

受水温、气压、盐分影响:

溶解氧随着温度、气压、盐分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溶解的盐分越大,水中的溶解氧越低;气压越高,水中的溶解氧越高。

受生物活动影响:

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会释放氧气,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而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以及有机物质的氧化分解则会消耗溶解氧。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测量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来了解水体的自净能力和污染程度,进而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同时,对于不同的水体和应用场景,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制定合理的溶解氧控制标准和管理策略。

溶解氧在水体自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含量和变化规律对于水体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条: 氢气发生器的故障率分析及其优化策略 下一条: PSA制氮机投运前检查工作的全面指南

点击排行

 
  • 薄膜蒸发器的构造和功能
  • 氢气发生器使用前必做的检查事项解析
  • 实验室薄膜蒸发器的一些基本特性说明
  • PSA制氮机如何保障矿井作业安全
  • PSA制氮机的维修步骤与技巧解析
  • 氮气发生器的安全要求解析
  • 氮气发生器在操作时的安全防护措施
  • 空气发生器的原理解析与应用
  • 薄膜蒸发器如何清洗和维护
  • 关于短程分子蒸馏的蒸馏的过程
  •  

     

    
    咨询客服热线:
    181-5666-5555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长江南路390号商会大厦15楼
    Email:info@mdsah.com
    电话:400-617-8617

    客服微信

    迈德施公众号
    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2023 安徽迈德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1018487号-12    皖公网安备34170202000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