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化学需氧量)与BOD(生化需氧量)是表征水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以下是它们的详细解释和对比: COD(化学需氧量)
定义: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COD是表征水中还原性物质(尤其是有机物)数量的指标。 测定方法:COD测定常用的氧化剂有两种,即重铬酸钾和高锰酸钾。以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时,测得的值称CODCr;用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测得的值为CODMn,又称高锰酸钾指数。重铬酸钾法氧化率高,再现性好,准确可靠,是国际社会普遍公认的标准方法。 意义:COD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COD值不仅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制定和评估环保政策的重要依据。 BOD(生化需氧量) 定义:生化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水温20℃),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主要是水、二氧化碳和氨)所消耗的溶解氧量。BOD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在20℃时培养5天,测得的每升样品所消耗的溶解氧量为5日生化需氧量,以BOD5表示。 测定方法:在(20±1)℃的暗处培养5d±4h,分别测定培养前后水样中溶解氧的质量浓度,由培养前后溶解氧的质量浓度之差,计算每升样品消耗的溶解氧量。 意义:BOD是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是重要的水质污染参数。它反映了水中可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 COD与BOD的对比 测定方法:COD采用化学氧化剂进行测定,不受水质条件限制,测定时间短。而BOD则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化学过程进行测定,测定时间较长,但更能反映水中有机物的生物降解性。 反映内容:COD反映的是水中所有可被强氧化剂氧化的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某些无机物)的数量。而BOD则主要反映的是水中可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 应用场景:由于COD测定快速且不受水质条件限制,因此在需要快速了解水体污染程度的场合更为常用。而BOD则更适用于评估水体的生物降解能力和可生化处理性。 总的来说,COD和BOD都是表征水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各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