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硫化物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碘量法
原理:通过碘与硫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来测定硫化物的含量。水中硫化物与乙酸锌作用,生成硫化锌沉淀,将此沉淀溶解于酸中,在酸性溶液中,硫离子与标准碘液反应,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滴定过量的碘。 适用范围:碘量法一般适用于硫化物含量较高的水样,通常在0.4mg/L以上。 注意事项:该方法操作简单,但需要注意控制反应条件,以避免误差。同时,由于水样中可能存在干扰因素,如可以和ZnS及Zn(OH)2共同沉淀的悬浮物,或者悬浮物不能透过滤纸,经过酸化之后产生了除了H2S以外具有还原性的气体,这些都可能使碘量法的测量结果偏高。 二、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光度法) 原理:基于硫化物与N,N-二甲基对苯二胺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亚甲蓝,通过测定亚甲蓝的吸光度来间接测定硫化物的含量。 适用范围: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一般适用于硫化物含量较低的水样,测定下限可以达到0.04mg/L,或者更低。 优点: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选择性好等特点,可以避免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 操作:在含高铁离子的酸性溶液中,显色剂直接与硫离子反应,生成有色物质。有色物质颜色深度与硫离子浓度成正比。然后以分光光度法检测样品在特定光源波长下的吸光度,再经过微电脑自动处理数据后,直接显示出样品硫化物浓度值。 三、其他方法 除了碘量法和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外,还有离子选择电极法、间接原子吸收法、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以及流动注射-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等方法可用于水质硫化物的测定。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水样和测定需求。 四、测定步骤及注意事项
水样采集:应确保水样具有代表性,避免污染和干扰。 水样预处理:对于复杂的水样,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如过滤、沉淀、酸化等,以消除干扰因素。 测定操作:严格按照所选方法的操作步骤进行测定,注意控制反应条件和仪器参数。 结果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与国家标准进行对比,以判断水质是否达到常规标准。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方法有多种,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水样的特性和测定需求。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