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氮吹仪的选型与购买涉及多个关键因素,以下是一份详细的指南与建议: 一、选型指南 明确应用需求 样品数量:根据日常实验中需要处理的样品数量来确定氮吹仪的样品位数。若处理的样品较少,可选择12位及以下的小型氮吹仪;若经常需要批量处理大量样品,则应选择24位及以上的大型氮吹仪。 样品容器规格:确认氮吹仪适用的样品容器规格是否与常用的容器相符,常见的有适配∮10~29mm试管的氮吹仪,需确保其能够兼容实验中经常使用的试管、锥形瓶、离心管等不同规格的容器。 样品体积:不同的氮吹仪可处理的样品体积范围有所不同,常见的为1~50ml,应根据实验中涉及的样品体积大小,选择相应适配范围的产品。 加热方式 水浴加热:优点是受热均匀,温度波动小,加热容器规格不受限,控温精度高,适合对温度均匀性要求较高、样品容器形状不规则或需要处理大体积样品的实验。但升温速度相对较慢,且加热温度一般不超过100℃。 干式加热:通常采用铝块等热导率强的材料进行加热,升温迅速,加热均匀,污染小,加热温度可以高达180℃左右,适合对升温速度要求快、处理小体积样品或需要高温浓缩的实验。不过其对加热的容器规格有所限制,且温度控制相对不如水浴加热准确。 氮吹性能 气流独立控制:氮吹仪应可实现每个吹针的气流独立控制,能够单独进行吹扫和流量调节,这样可以避免交叉污染,也不会浪费气体。 氮气吹入管路设计:氮气从氮吹针出来的流量应一致,并能精准吹到样品表面且不飞溅。一些氮吹仪采用斜吹式设计,相比直吹式,氮气和样品接触面积大,能形成涡旋气流,可更好更快地提高浓缩效率。 气体流量调节范围:气体流量的调节范围要广,能够满足不同样品的浓缩需求。比如对于容易挥发的溶剂,可能需要较低的气体流量;而对于较难挥发的溶剂,则需要较高的气体流量。 气流分布均匀性:均匀的气流分布可确保每个样品的浓缩效果一致,需了解氮吹仪的气体分配系统设计,以及是否有相关技术来保证气流的均匀性。 考察仪器材质 内胆材质:内胆直接接触样品和水,应选择耐腐蚀、不易生锈的材质,如优质不锈钢,以保证仪器的使用寿命,并避免材质对样品造成污染。 外壳材质:外壳材质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够保护仪器内部的部件。同时要考虑外壳的隔热性能,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误伤操作人员。 智能化程度 浓缩模式:一些先进的氮吹仪可支持手动、时间、梯度、斜率等多种浓缩模式,能够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进行切换,为实验提供更多的便利和灵活性。 准确定容功能:特别是在处理大体积样品时,具有准确定容功能的氮吹仪可以解放实验员双手,并且能保证实验准确率,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其他功能 定时功能:具有定时功能的氮吹仪可以在设定的时间内自动停止工作,方便实验人员进行其他操作,同时也能保证实验的一致性。 监控功能:样品浓缩过程能否被监控,也是选择氮吹仪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例如,一些氮吹仪具有透明外壳设计,可三面环绕观察氮吹浓缩进程。 二、购买建议 品牌信誉:知名品牌的氮吹仪通常质量更有保障,可以通过查阅品牌的口碑、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认证等信息来评估品牌的信誉度。 售后服务:良好的售后服务能够确保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解决。购买前应了解供应商的售后服务政策,包括保修期限、维修服务等。 预算与性价比:在满足实验需求的前提下,应考虑氮吹仪的预算和性价比。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品牌、型号氮吹仪的价格、性能等因素,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 咨询专家或供应商:在购买前,可以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仪器供应商,以获取更具体的建议和指导。他们可以根据实验室的具体需求和预算,推荐合适的氮吹仪型号。 实验室氮吹仪的选型与购买涉及多个关键因素,需要综合考虑应用需求、加热方式、氮吹性能、仪器材质、智能化程度以及其他功能等方面。同时,在购买时还需关注品牌信誉、售后服务以及预算与性价比等因素。通过考虑和评估,可以选择出适合实验室需求的氮吹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