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26
2025


水中石油类物质的来源、危害及检测方法综述

时间:2025-03-13 15:48:46   访客:64

水中石油类物质的来源、危害及检测方法综述

一、来源

水中石油类物质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石油开采与加工:在石油的开采、运输、装卸、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泄漏和排放,石油会进入水体。这些泄漏可能源于设备故障、操作失误或自然灾害等。

油船事故:油船在运输过程中,由于碰撞、触礁、爆炸等事故导致石油泄漏,也是水中石油类物质的重要来源。

炼油厂废水排放:炼油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油废水,如果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即排放,也会将石油类物质带入水体。

二、危害

水中石油类物质对环境和生物的危害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影响水体氧气含量:石油类污染物在水面上形成油膜,阻隔大气与水体之间的气体交换,导致水体缺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生物中毒与死亡:石油中含有多种有毒成分,尤其是致癌的稠环芳烃类,如苯并(a)芘、苯并蒽等,可直接造成水生生物中毒死亡。

食物链传递风险:某些生物可富集致癌物,通过食物链传递,威胁到食物链中高级生物的生存。

经济损失:油类污染不仅危及鱼卵孵化和鱼苗生存,降低鱼肉的食用价值,影响渔业经济,还可能对旅游、航运等行业造成损失。

环境破坏:严重油类污染会破坏自然景观,如海滩、湖泊等,降低其旅游观光价值。

三、检测方法

为了准确评估水中石油类物质的污染程度,需要采用有效的检测方法。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

重量法:以硫酸酸化水样,用石油醚萃取矿物油,然后蒸发除去石油醚,称量残渣重,计算矿物油含量。该方法不受油品种限制,但操作繁琐,灵敏度低。

红外分光光度法:用四氯化碳萃取水样中的油类物质,测定总萃取物,然后用硅酸镁吸附除去萃取液中的动、植物油等极性物质,测定吸附后滤出液中石油类物质。该方法不受石油类品种的影响,测定结果能较好地反映水被石油类污染状况。

紫外分光光度法:利用石油类物质在紫外光区的吸收特性进行测定。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但受油品种影响较大。

荧光光度法:利用石油类物质在特定激发光下的荧光特性进行测定。该方法适用于含油量较低的水样检测。

水中石油类物质的来源广泛,危害严重,需要采取有效的检测方法进行监测和评估。同时,应加强源头治理,减少石油类物质的排放,保护水环境和生物安全。



上一条: 纯水氢气发生器在燃料电池研究中的应用与挑战 下一条: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石油类物质的可行性研究

点击排行

 
  • 有机物也会导致水中的氨氮超标吗?
  • 检测水中臭氧含量的步骤
  • 聊聊氮氢空发生器的安装与使用
  • 检测水中铬所用到的监测仪器是什么?
  • 严格控制排放口水质 进行在线监测
  • 关于生活污水的监测项目有哪些?
  • 城市污水有哪些分类?监测时需用到什么仪器?
  • 水质碱度在线分析仪的主要特征
  • 为什么说COD越高污染越严重
  • 水质在线监测引入生物毒性监测的必要性
  •  

     

    
    咨询客服热线:
    181-5666-5555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长江南路390号商会大厦15楼
    Email:info@mdsah.com
    电话:400-617-8617

    客服微信

    迈德施公众号
    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2023 安徽迈德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1018487号-12    皖公网安备34170202000744号